登陆

如风营销:易州五塔的来历(收集整理)

wang 2021-06-08 906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易县荆轲塔镇灵塔燕子塔
0

在易县县城南部,自东南而西南,依次呈弧形排列着五座塔,这就是:燕子塔、镇灵塔、黑塔、白塔和荆轲塔。这五座塔的修建,都和纪念战国时期燕国的历史人物有关。


燕子塔,又称观音禅寺塔,位于易县高陌乡燕子村西。

相传该塔是为纪念燕太子丹而建。燕子村为燕子塔而得名。燕太子丹姬姓,名丹,又称燕丹,战国末年燕国最后一位君王,燕王喜的太子,幼年的时候,燕王喜为修好于,将燕太子丹作为人质留在咸阳,期间受尽了秦王政的冷落虐待,秦王政见燕太子丹长相不凡,进而并没有加害于他,后来燕太子丹成功逃脱回到燕国。


古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通高16.5米,八棱13层,塔座为束腰形,第一层有塔心室,始建于辽代,明正德五年(1510年)理修,因而从塔的造型及斗拱的样式断定,塔的建筑年代应为明代。塔址处原建有观音禅寺,古塔为该寺的附属建筑,但寺已毁。1985年,河北省文物局拨出专款,对塔基进行了维修,此塔属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9年5月8日起由私人集资重新修建观音禅寺。


易县镇灵塔,也称血山镇灵塔、血山塔,或血山村塔,位于保定市易县血山村,距荆轲塔往南不远。塔座落于血山村村北小山坡之上,是易县文物保护单位。


塔建于元代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塔基残破处发现辽金时期的沟纹砖,对该塔的建造年代提供了参考依据。塔传为纪念樊於期而建。樊於期为助荆轲刺杀秦王,自杀献头,后人为纪念他,在他曾经居住的血山上建塔,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其实这座塔是一座高僧墓塔,在古塔的第二层,嵌有一块石刻,上书“大朝易州开元寺尊宿敖公尚座灵塔”,铭文中的“大朝”应该是指元朝建立前成吉思汗创立的“蒙古汗国”的国号,时间大约在1206年至1271 年,现在古开元寺已无存,独存此塔。


镇灵塔,通高约7米,为砖石结构的三层方形塔,塔的三层出檐均为下叠涩5—6层砌垒。古塔为四方形密檐式塔,现存三层,从建筑形式上看,原塔应该更高, 可能是上面几层倒塌了。古塔南面开门,其余三面开窗,首层有塔心室,各层叠涩出檐。古塔的基础部分砖块已松散,看上去已经很危险。

1983年4月,该塔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荆轲塔为八角十三层实心砖塔,通高26米,砖石结构,造型典雅。塔身下面是一个八角形砖砌台座,台上建须弥座,须弥座上以砖雕制出平座栏杆,整个须弥座雕饰极为富丽。塔身往上每层高度递减,使塔身轻盈挺秀。此塔深受历代名人关注,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荆轲作为一名刺客而能名垂千古,是与樊於期的死义分不开的。樊於期死后, 在樊馆附近,乡民逐渐聚居成村,因山上有红土,传说那是樊於期的鲜血所染,遂取名“血山”。元代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当地绅民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镇 灵塔,来纪念樊於期。塔现残高7米,三层方形,砖石结构,造型奇特。三层代表“天、地、人”三才,四方无顶,象征樊於期遗体有四肢而无头颅。对于樊於期的 死,后人多有不同看法,但多数人以“轻生重义”而予以同情和赞颂。


后人还在燕子城(今燕子村)观音禅寺内建塔一座,相传是为纪念燕太子丹而造。此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结构,通高16.5米,现存塔为明代建筑风格,省文物保护单位。


黑塔和白塔,相传是为纪念左伯桃和羊角哀而建。据传,燕国名士羊角哀 与左伯桃为友,闻楚王贤,共往投奔。路遇风雪,衣薄粮少,左伯桃并衣粮于羊角哀,自入空树死。羊角哀入楚为上卿,备厚礼葬左伯桃。羊角哀梦见左伯桃诉说被 墓邻滋扰,不得安息,醒后即拔剑自刎,急赴九泉去护故人。后世遂称友谊深厚者为“羊左”、“羊左之交”。黑塔是为纪念羊角哀而建,高约13米,白塔是为纪 念左伯桃而建,高约15米,均为砖结构六角三层。两塔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可惜黑塔于1996年因大雨倒塌,现尚未修复。但羊左友谊,千古传颂。(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打赏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请发表您的评论
2655文章数 0评论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