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江浙地区一直人才辈出,尤其是商界人才。
近年来,浙江商人群体“声名鹊起”,让我们越来越关注到浙商这个群体。有数据显示,在外投资的浙江商人有数百万,每年创造的财富与浙江省全年的GDP相当。在这些浙江商人中,不乏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的超级富豪。
比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复兴医药创始人郭广昌、哇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网易创始人丁磊、吉利创始人李书福等,他们都是浙江商人中的代表人物。
浙江为何能涌现出一批顶级商业人物?我们发现,浙江人所生意的思维是渗透到骨子里的,既有与其他地区优秀商人相似的地方,又有与众不同之处。非常值得创业者和做生意的老板们学习。
思维一:善用别人的钱,成就自己的事业
《塔木德》是流传三千三百多年的羊皮卷,一本犹太人至死研读的书籍,仅次于《圣经》。书中有这样一句箴言: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
浙江人深明其中的道理,他们的成功大都是使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来成就自己的梦想。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曾说过:花大钱办小事是蠢才;花小钱办大事是人才;不花钱办大事是天才。显然,浙江商人都是天才。很多浙江商人都是在“零资产”、“零资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他们做生意的理念就是:用好自己的资本,善用别人的资本,用活今天的资本,巧用明天的资本。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很多浙江商人甚至是在“负”资产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成功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两级跳跃,创造了无中生有的创富神话。
思维二:花钱恰到好处,不吝啬不浪费
和浙江人做生意,你会发现他们是极其豪爽的,有时候动辄上亿元的投资。对待客户,他们始终坚守着“吃亏是福”的理念,花钱毫不手软。但在生活上,你会发现他们又是极其吝啬的,始终坚持节俭的美德。
这是因为在浙江人经商的理念中,花钱一定要恰到好处,既不做挥霍无度的浪费者,也不做葛朗台似的吝啬鬼。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花钱就像炒菜放盐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淡而无味;盐多了,苦涩难咽。做生意,哪怕是很少的钱,甚至只有几分钱,也要发挥它最大的效益。只有用好每一分钱,才能事业有成。
思维三:适者生存,而非大者生存
在自然界,什么样的物种生存能力最强?
达尔文曾说:生存能力最强的物种不是最强大或最聪明的物种,而是最善变的物种。做生意,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位经济学家就说过:经济规律只有一条,就是适者生存。
这也是浙江人经商的理念,他们认为:做生意,想要在严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应该像水一样,适应环境。放在桶里,它是圆的。放在箱子里,它是方的。水总是能够根据周围的环境,随势而变,不拘一格。
做生意,就应该像水一样,善于根据周围的环境,不断调整自己,改变自己,这样才能够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是水的精神,赋予了浙江商人,“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的超强的生存能力。
思维四:冷门的地方,会赚到数不清的钱
世界船王奥纳西斯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风险越大,赚钱的机会就越大。到别人认为是冷门的地方,你会赚到数不清的钱。
浙江人坚信:没有人的地方,水草最为丰美。这种“钻空子”的思维,使得浙江人总是能够在“没有市场”的地方找到市场。从混乱的市场中,找到商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尤其是温州人,特别善于捕捉商机,畅游于无竞争的蓝海中。在温州,不乏已经具备蓝海战略思维的企业家。
思维五:拿来主义,先模仿再创新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莫尔斯法则,提出者就是著名的管理顾问詹姆斯·莫尔斯,他说: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在人类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实际上都是先模仿再创新。比如,蒸汽机的发明,是对小水壶热蒸汽原理的模仿运用。卫星在天上环绕运行,就是对万有引力原理的模仿创新。我们所谓的创新,实际上是由80%的模仿,加20%的创新组成的。
浙江人就很擅长模仿,他们把打火机、眼镜、低压电器等小商品拆开再重装,就能制造出一模一样的产品。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资源的背景下,浙江人最初正是靠“模仿”,才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市场。
如今的浙江人,在模仿的基础上,对创新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维六:基业长青靠诚信
曾经有一位犹太商人说过:即使是口头承诺,神也可以听见。犹太人非常重视诚信,他们认为诚信就是财路,是商业活动中最高的技巧。
浙江人同样非常重视诚信。马云在阿里巴巴十周年总结大会上曾说:十年以后,在中国这个土地上,我们不希望看到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区别,只希望看到的是诚信经营的企业。马云用诚信总结了十年历程,再以诚信开启了新商业文明梦想。
实际上,浙江人的挣钱史就是一部诚信史。从草莽时代的开疆拓土,到新时代浙商的海内外征战,浙商的成长史,也是一部诚信经商史。
比如,温州人就特别重视诚信。2002年,温州市政府决定,每年的8月8日定为温州的诚信日。经过十几年的奋战,一批知名品牌从温州崛起,温州也交出了一份质量与诚信的优秀成绩单,成为我国知名品牌最多的城市之一。
思维七:赚钱才是硬道理
浙江人爱钱,对钱有着近乎偏执的欲望。在浙江人看来,贫穷不是缺衣少食,而是无能,是罪恶。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说:“心不唤物,物不至”。意思是说,只有自己内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将它呼唤到可能实现的射程之内。浙江人强烈的赚钱欲望,是他们成功的第一要素。没有一个浙江人会试图掩饰他们血液里始终涌动着的发财的欲望。
不赚钱,毋宁死,这就是浙江人的财富逻辑。这使得浙江人都有强烈的老板情结,个个都想创业,人人都想赚钱。
思维八:做隐形的冠军
1986年,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巧遇哈佛商学院教授西奧多·利维特,问了一个问题:“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德国的经济总量不过美国的1/4,但是出口额雄踞世界第一(1986年)?哪些企业对此所作的贡献最大?”
后来,这位德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最终找到了答案:德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真正基石,不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而是在各自所在的细分市场默默耕耘,并且成为全球行业领袖的中小企业。西蒙将其称之为“隐形冠军”。
浙江有很多这种“隐形冠军”企业,他们常常拥有各自所在市场60%~90%的全球市场份额。
做隐形的冠军,是浙江人经商的理念。他们目标远大,聚焦细分领域,创造出一批批全球一流的产品。
思维九:微利是图,而非惟利是图
《塔木德》上有一句箴言: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做生意也是同样的道理,发家致富是从积累小钱开始的。有数据统计,国外90%的富豪都是白手起家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大家都是穷人,可以说,我国99%的富人都是靠积累小钱发家的。
浙江人的商业哲学就是:“惟利是图”不可取,但“微利是图”却可以积少成多,是生财之道,也是赚钱之术。
在浙江人看来,生意场上的事情,看大而未必大,看小而未必小。浙江人能挣大钱,但也绝不嫌弃小钱。有时候,他们挣钱是按角、分来计算的,甚至喊出了“挣一厘钱也是光荣”的口号。浙江人就是靠一分一厘的积累,才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创业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思维十:有钱一起赚,合作不忘双赢
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严苛的自然条件,让浙江人必须出来闯一闯,这也使得浙江人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
在外闯荡的浙江人,深深的体会到抱团取暖的重要性。携手合作,是浙江人做生意的一大特色。在浙江,很多企业都是抱团取暖,合作共赢的。浙江人认为,一个人赚钱没有什么了不起,要让大家都能赚钱。许多个体的精诚合作,可以控制整个市场。
因此,每年在外闯荡的浙江人回到家乡,都会举行一场场聚会,进行信息共享,探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浙江社会经济的发展。
wang
回复如果你真的想继续在网络上找机会,想靠**,被人当韭菜割是常有的事,不只是针对新人,网络上每个人都是如此。
记住一句话:付费就是投资。没有什么投资是没风险的,别一天到晚觉得这是收智商税,那个又是骗子,这个又割韭菜。。。没啥意思,既然选择了这行,就别抱怨那么多,被当韭菜收割,那里是实力不够,你有实力,你也可以收割别人。
网赚也是生意场,做局、套路这很正常,这又不是学校,又不是你家,你得有这觉悟。
太多人把怜悯、施舍当做是善良,错,这不是!如果你是大咖,你的资源你会白白免费分享给别人吗?信息差也是钱啊,你会免费把钱给别人吗?
我会这个,有人要,我卖给他,很正常;你不会,你又想做,那你就出钱,这是最快,也是最好的方法,安心做一个韭菜,别觉得自己亏了多少似的。
真的想在网络上赚到钱,先做韭菜,那是必经的一步。
这社会上的人,大多数都是附势趋炎,你强我拍你马屁;你弱我就敢落井下石。成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怜悯!
博人同情,没用,学习套路才得人心。学习别人的套路,让自己变强大,去收割比你弱的,这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才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