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如风营销:雄安新区--雄县部分村名的来历(二)

wang 2021-07-06 8610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雄县村名来历雄安新区
0

1.板家窝:位于县城东北18.9公里处,明朝永乐年间,有孙,杨,左三姓在此赵王河畔打渔为生,用木板搭房为舍,取村名板搭窝,清代称板家窝,切分东,西,北三排,并以板东,板西,板北为名建三个村。www.yingxiao2018.com


2.蛮子营:位于县城东北19.7公里处,明朝永乐年间,胡,于两姓迁此落户,因胡姓族众,取村名胡家营。清初,满族人圈地至此,胡姓被迫迁走,遂改名为满家营,清政府被推翻后,改村名蛮子营。


3.八洋庄:位于县城东北20.4公里处,明朝永乐年间,肖,程,冯,张四姓迁此落户,当时东有东河沟,西有西河沟,北临赵王河,南靠二道河,取村名八洋庄,1961年按方位划分为八东,八西,八南,八北四个村。


4.周庄:位于县城东北19.5公里处,明朝末年,邢,边两姓迁此落户,,因此地原系京城官府庄园,周姓人来此地代收地租,人称周庄头,后人口渐增成村,取村名周家庄,1958年简称周庄。


5.仁义庄: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处,明末清初,为上岔河杨家梨园,守园者傅,梁,陈三姓于此落户,取村名梨园,清朝咸丰年间,梨园废,该村名为仁义庄,现乡民中仍有称梨园者。


6.上岔河:位于县城东北20.7公里处,明朝永乐年间由杨姓建村,因村址坐落于赵王河及古桑干河的河岔上游,取村名杨岔河,后人家增多,该村名为上岔河。


7.双堂:位于县城东北19.1公里处,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移民迁此落户,原村名查无考,弘治年间,村中建佛堂两座,取村名双堂,此地有正月十五放盒子的传统。(别为我什么叫盒子,连着都不知道还是雄县人吗?)


8.胡辛庄:位于县城东北18.3公里处,明末系双堂胡氏墓地,有族人守坟居此,居民渐多成村,按姓氏取村名胡氏新庄,后称胡辛庄。


9.谢岗:位于县城东北18.8公里处,明朝洪武年间,谢姓一家迁此高岗处定居,按姓氏取村名谢岗。


10.李岗:位于县城东北19.4公里处,明朝洪武年间,李宗信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李哥庄,后称李各庄,又因此地坐落于高岗处,改村名为李岗。


11.冯村:位于县城东北20.1公里处,明朝洪武年间,冯姓一家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为冯家村,1948年简称冯村,原属霸县(今霸州市),1964年与我县三奇村互划,属雄县。


12.老岗:位于县城东北20.6公里处,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老各庄人迁此定居,为纪念故乡,沿用村名老各庄,后因村建于高岗处,改村名为老岗。


13.宫岗:位于县城东北17.4公里处,明朝洪武年间,宫玉兰一家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宫哥庄,后称宫各庄,又因此地坐落于高岗处,乡民亦称宫岗,后统称宫岗。


14.刘庄:位于县城东北18.2公里处,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大树刘庄村刘,李,张三姓迁此定居,为纪念故里,取名刘家庄,后简称刘庄。


15.陈家柳:位于县城东北19.1公里处,明朝洪武年间,陈姓一家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围庄园种植大片柳树,取名陈家柳。


16.贾岗:位于县城东北18.2公里处,明洪武年间,贾姓迁此落户,因村建于高岗处,取村名贾岗,村东原有一疃称苏家庄,一直隶属贾岗。


17.祁岗:位于县城东北16.8公里处,建村年代无从查考,1982年在该村发掘出宋代古地道遗址,在解放后村中拆古庙时还发现了一部分唐代经卷,故该村唐代时已有人居住,后因祁姓人家首居于此,称村名祁家庄,又因村建于高岗处,乡民亦称祁岗,建国后统称祁岗。


18.大魏庄:位于县城东北19.5公里处,明洪武年间,魏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按姓氏取名魏家庄,后因村子渐大,解放后称大魏庄。


19.邢庄:位于县城东北19.4公里处,明洪武年间,邢姓等自山西洪洞县虽燕王扫北,于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邢家庄,后简称邢庄,亦称小魏庄。


20.乐善庄:位于县城东北20.7公里处,清顺治年间,张,王,马等八姓人家,因受满族人排挤,自中岔河迁来,因附近有并株柳树,故取村名双柳村,乾隆年间,张甲乐,张甲善兄弟二人与满族人打官司取胜,乡民为纪念张氏兄弟,该村名为乐善庄。


21.中岔河:位于县城东北21.6公里处,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建村于桑干河河岔中部,取村名中岔河,1987年划分为中岔河,东岔河两个村,该村仍称中岔河。


22.西岔河:位于县城东北21公里处,明末属中岔河一条街,居住张氏一大户,因距中岔河中心街较远,后自立成村,按其姓氏取村名张家巷,1987年,改村名为西岔河。


23.徐庄:位于县城东北18.8公里处,清顺治年间,满族人到中岔河圈地,徐姓一家被迫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徐家庄,建国后简称徐庄。


24.杜家庄:位于县城东北19.5公里处,清顺治年间,满族人到上岔河圈地,杜,杨,马姓人家被迫迁此定居,因杜姓族众,按姓氏取村名杜家庄,现多称杜庄。


26.张岗:位于县城东11.5公里处,明朝洪武年间,移民张姓自山西洪峒县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张哥庄,后称张各庄(西有西张各庄),因村四周均系洼地,村建在高岗处,乡民亦称东张岗,民国期间两村名并用,建国后统称张岗,1961年划分为四个村,即张岗一村,张岗二村,张岗三村,张岗四村。

27.刘家铺:位于县城东14.9公里处,明初,此处为水淀称中淀,又名苍耳淀,当时刘姓在淀畔打渔为生,搭铺为舍,后聚落成村,按姓氏取村名刘家铺。

28.董庄:位于县城东16.2公里处,明末开口董姓迁此建村,按姓氏取村名董家庄,建国后简称董庄。

29.开口:位于县城东16.3公里处,明初,董姓自藁城县迁此落户,建村时西有水淀,淀北东西长堤决口频繁,取村名开口,民国初年改称丰乐村,后复原名开口,1961年划分为四个村,即开口一村,开口二村,开口三村,开口四村。(开二是我慈祥奶奶的故乡,老人虽然走了有10个年头,还是会想起的)。

30.韩庄:位于县城东14.5公里处,明初韩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韩家庄,建国后简称韩庄。

31.方庄:位于县城东12.9公里处,清乾隆年间,方姓自东河岗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方庄。

32.张庄:位于县城东12.7公里处,清乾隆年间,张姓自新城县王场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张家庄,建国后简称张庄。

33.南庄子:位于县城东10.2公里处,明末,此处为高村高姓场地,守场者居住落户,因四周低洼,建村于高岗处称庄子,又处高村之南,取名南庄子。

34.高村:位于县城东10.2公里处,明洪武年间,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高家疃 (tuǎn ),清末称高家庄,高家村,建国后,简称高村。

35:王家村:位于县城东10.3公里处,明初,王姓自山西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王家疃,清末称王家庄,王家村,现多称王村。

36.张村:位于县城东10.2公里处,明初,张姓自山西洪峒县迁此定居,取村名西张哥庄,后称西张各庄,因处张岗之西,按地理方位称西张岗,后改称张村。

37.里合庄:位于县城东10.1公里处,清初,南庄子刘姓,王家村王姓先后迁此定居,繁衍成村,同治年间,王氏后裔在京做官,为彰先辈之德,取名礼合庄,后称里合庄。

38.大营:位于县城北11.7公里处,明洪武年间,为永清卫军屯兵之地,并驻有大营,营废为民居后,人口增多,取村名大营,亦称大崔营,后统称大营。

39.傅家营:位于县城北10.5公里处,明洪武年间,为永清卫军驻所,因傅姓族众,取村名傅家营。也写作付家营。

40.皮家营:位于县城北9.8公里处,北魏时,皮氏兄弟居住于此,按姓氏取村名皮庄,明洪武年间,永清卫军一支部队于此扎营,改村名皮家营。

41.西河营:位于县城北8.3公里处,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定居,当时有一小河,按地理方位分东西两疃,又按姓氏东为田家排,西为杜家排,刘家排,建村同时,永清卫军一支部队扎营于西排,故三排村名统称河西营,清道光年间,东西两疃不和,以河为界分别立村,此为西排,称西河营。

42.东河营:位于县城北8.3公里处,沿革于西河营相同(此原为田家排)。

43.许庄:位于县城北8.4公里处,明洪武初年,许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许家庄,后改称许庄。

44.中营:位于县城北11.1公里处,明洪武年间,安郭二姓居此,但未成村,武泰安率永清卫军一部于此留守,因此地为中军营,后取村名中营。

45.文家营:位于县城北11.6公里处,元末建村,称杨宋庄。时姓兄弟居此,明洪武年间,时姓后代有一力大超群者,与县官发生口角,误伤人命,为避祸随母姓文,此时永清卫军于此扎营,改村名文家营。

46.大崔营:位于县城北11.6公里处,明洪武年间,此处为永清卫军营地之一,大营之一疃,疃中有一大井,水多且水甜,当时各兵营均饮此地之水,故称村名打水店,亦称大崔营,1974年定名大崔营。

47.新庄户:位于县城北12.8公里处,清嘉庆年间,王李田周四姓迁此定居,取村名新庄户。

48.东王村:位于县城北13.3公里处,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定居,因四周多沙垄,取村名青龙庄,嘉靖年间,屡遭水患,自嫌村名不详,改称王村,清光绪26年(1900年)因东西两疃不和,分别立村,此为东疃,称东王村。

49.西王村:位于县城北13.3公里处,沿革于东王村相同。

50.口头:位于县城北13.7公里处,据传,北宋末年,村中有人在朝为官显赫,大小官员及民众,路经此地需叩头施礼,村名为叩头,后改称口头


51.浒州:位于县城北13.4公里处,山西移民迁此定居,村临赵王河,村边多水,取名浒州,该村边氏,外科造诣高超。

52.后营:位于县城北12公里处,元末建村,明洪武年间,驻有永清卫军,又毗邻大营,取村名小崔营,后改称后营。


PS:永清卫军,明代的军制,继承发展了唐、宋、元三朝的兵制特点,建立了卫所制。明代的军籍是世袭的,卫所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明代的卫所极其庞大复杂,分为直属皇帝的亲军京卫和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卫所。其中又有屯垦卫,驻守卫、戍军卫和护卫。全国的卫军人数多达二百余万,在明中后期都超过了二百六十万。亲军上直二十六卫,分别是: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旗手卫(以上旧为上十二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燕山左卫、 燕山右卫、燕山前卫、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武功中卫、武功左卫、武功右卫(此三卫为军匠,隶属工部管辖)、永清左卫、永清右卫,已上俱不属五军都督府管辖。


53.东阳:位于县城北13.4公里处,明初,李姓迁移此地时,已有人居住,嘉靖年间,称村名东杨,清康熙年间改作东阳,清末又改称东羊,后村民视“羊”字不详,复称东阳。

54.西阳:位于县城北13.6公里处,沿革于东阳同,旧时,此处耕地多临大清河左岸,碱化严重,又屡遭水患,村民贫困,迁徙不定,至清末村民寥寥无几,现住户多系民国后迁此定居。

55.王祥:位于县城北13.8公里处,传说,晋太保公王祥曾居于此地,而取村名王祥,建国前村址处于大清河滩,因逐年受洪水冲刷,河滩塌损,部分村民迁至堤外,称村名躲龙庄,亦称小王祥,后全部迁至堤外,复名王祥。


PS:王祥,字休徵。三国时代琅邪人,历任魏、晋之三公大臣。

祥性至孝,其继母朱氏待祥不以母子之道,然而祥不以母为错,愈加恭谨而对之。朱氏有亲子名览,祥之同父异母弟,年数岁,每见祥被母楚挞,辄涕泣抱持母;母常以非理之事使唤祥,览辄与祥俱往,恐其兄为人所害。


56.大谢:位于县城北13.1公里处,元代赵王河纵贯今大谢,小谢两村之间,河东河西有卸货码头,西为大码头,东为小码头,码头附近居民逐渐成村,河西取村名大卸货码头,到明嘉靖年间,因河水干涸码头无存,大卸货码头改称大谢。


57.小谢:位于县城北13公里处,沿革与大谢

58.西王槐:位于县城北12.3公里处,明永乐年间,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王槐,明末,洪水泛滥将该村冲成两段,分别立村,西段称西王槐。


59.东王槐:位于县城北12.2公里处,沿革与西王槐同。


60.高庄:位于县城北11.9公里处,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定居,因地势低洼,常有水患,村建在高处,取村名高庄,1969年9月至1970年6月疏浚分洪道,河堤取直,该村北移千米重建新村,仍称高庄。


61.北沙口:位于县城北18公里处,北宋初年,拒马河自西向东横穿今南,北沙口,河上有桥,沟通南北,河两岸多系沙性土壤,此村处北岸,取村名北沙口,今也称北沙。


62.南沙口:位于县城北16.5公里处,沿革与北沙口同。


PS:这里的拒马河和现在的拒马河一样,记得大概在96年左右,我还在北沙乡政府附近见到过拒马河的石碑,上面还有一些记载,记不清了,看来这条河几经改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63.沙辛庄:位于县城北17.4公里处,北宋末,北沙口刘姓因与村人 发生争斗,迁此定居,取村名沙口新庄,清光绪年间,官方为其更名为礼行庄,抗日时期,改称沙辛庄。

64.东留官营:位于县城北19.1公里处,北宋初年,宋辽战争频繁,刘姓武官于此扎营建村,取村名刘官营,后洪水泛滥,将村冲为两段,后成两村,按地理位置东为东刘官营,后称东留官营。


65.西留官营:位于县城北19.5公里处,沿革于东留官营相同。


66.东龙堂:位于县城北17.4公里处,北宋年间,辽侵犯中原,李姓在战乱中逃难至此定居,后难民渐多,遂成一村,因隶属辽国,取村名夏村,,明初,因拒马河常有水患,于是在村中建普恩寺祭祀龙王,以免水患,改称龙堂,因村西有西龙堂,按地理方位清末改称东龙堂,1961年为便于管理,又以村坑为界,分为两村,坑西称中龙堂,坑东继续称东龙堂。


67.中龙堂:位于县城北17.7公里处,沿革于东龙堂相同。


68.西龙堂:位于县城北18.5公里处,明洪武年间,燕王扫北,张高二姓,随燕王来此定居,因村东有东龙堂,按地理方位取村名西龙堂。


69.龙王庄:位于县城北17.3公里处 ,明洪武年间,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王庄,因处于东西龙堂之间,民国年间,更名为龙王庄。


70.茫茫口:位于县城北16.1公里处,北宋初年,常姓首居于此,当时东一公里处有运粮河,四周大水茫茫,为方便行人,设一渡口,取村名茫茫口。


71.大庄:位于县城北20.3公里处,明永乐年间,王姓自山西洪洞县首迁于此定居,因系中途留居,故取村名留民庄,后又有孙杨两姓迁此定居,孙姓于南头定居,,称孙家庄,杨姓于北头定居,称杨家庄,因相隔较近,清初连片,统称大留民庄,建国后简称大庄。


72.小庄:位于县城北18.9公里处,清初,满人圈地于大留民庄,王姓等户被迫迁至圈地之外定居,取名小留民庄,清末,李鸿章自北京赴保定,途经此地饮水觉甜,给此村更名为万泉庄,后复称小留民庄,建国后简称小庄。


73.西昝:位于县城北13.4公里处,明初,郭王两姓自山西洪洞县先后迁此定居,取村名西昝。


74.张码:位于县城北16.3公里处,明万历年间,张明,张亮兄弟迁此定居,地处赵王河畔,常有船舶停留,取村名张家码头,解放后简称张码。


75.徐码:位于县城北16.1公里处,明崇祯年间,徐姓自山西大同迁此定居,处赵王河畔,常有船舶停留,取村名徐家码头,解放后简称徐码。


76.孔码:位于县城北16.2公里处,明洪武年间,孔子后裔“郎”随燕王扫北,以军功封锦衣卫指挥,后率二子来此定居,村址处赵王河畔,常有船舶停留,取村名孔家码头,解放后简称孔码。


77.甄码:位于县城北15.6公里处,明末,甄姓自山东甄家庄迁此定居,村址处赵王河畔,常有船舶停留,取村名甄家码头,解放后简称甄码。


78.白码:位于县城北15.7公里处,明崇祯年间,白姓自山西迁此定居,村址处赵王河畔,常有船舶停留,取村名白家码头,解放后简称白码。


79.宋柳:位于县城北14.6公里处,明初,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于柳林庄东头,亦称柳林庄,清末,为东柳林庄前街,1938年,为适应抗日,前街独立成村,按姓氏称宋柳林庄,建国后简称宋柳。


80.东柳: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宋辽时代村名为六郎庄,村内有洪福寺,后辽国重修寺院时,将村名改称柳林庄,清末,村中为寺院占地发生纠纷,分东西两村,东头称东柳林庄,后简称东柳。


81.西柳:位于县城北14.5公里处,沿革于东柳同。


82.北刘庄:位于县城北13.1公里处,明洪武年间,刘姓由外地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刘庄,后为区别村南2.5公里处之刘庄,以村东头有悬梁寺为标志,改称悬梁寺刘庄,1958年改称北刘庄。


83.五柳:位于县城北13.1公里处,明洪武年间,翟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有高柳五株,故取村名五柳。


84.孙村:位于县城北13.4公里处,元代至元五年,此地建观音寺时已有人居住,明燕王扫北时,孙姓士兵于此落户,取村名孙村。


85.杨各庄:位于县城北12.8公里处,清初,杨姓自外地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杨哥庄,后作杨各庄。


86.小阳:位于县城北12.6公里处,北宋年间,东侯留苏姓,迁此落户时已称小阳,沿用至今。


87.陈庄:位于县城北10.7公里处,宋代,陈姓自外地迁此定居,取村名陈家庄,后简称陈庄。


88.孙各庄:位于县城北11.6公里处,明初,孙姓居此,称孙各庄,清初,曹石二姓先后迁此定居,后与孙姓 常有纠纷,孙姓迁至村南头,原址有一大寺,俗称大孙各庄,而孙姓新址俗称小孙各庄,建国后,又统称孙各庄。


89.北大阳:位于县城北12.2公里处,该村西北有小阳,故称大阳,其来历目前无从考证,清咸丰年间,此村南北两头各建大寺一座,按地理方位分别立村,北头称北大阳。


90.南大阳:位于县城北11.9公里处,沿革于北大阳同。


91.南刘庄:位于县城北11公里处,明洪武年间,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刘庄,为区别村北之刘庄,改称南刘庄。


92孟庄:位于县城北11.1公里处,明初,孟姓自山东迁此定居,按姓氏取村名孟家庄,后简称孟庄。


93.东照:位于县城北10.5公里处,明初,赵姓已居首户,住东头独立成街,称赵家街,村民惯称东头赵家,嘉靖年间,定村名东赵,民国后称东照。


雄安新区的变迁,有些村子也跟着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为了让大家知道这些村庄的故事来历,村子的来历是从网上收集并加以整理,如果有什么不对,可以联系作者加一修正!

谢谢打赏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请发表您的评论
2653文章数 0评论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