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先学会生存,才能更好的生活

wang 2023-04-26 385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生存法则逆向思维转换思路机会汉初三杰
0

在我们固有的观念中,“直”是正道,那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古往今来,取得最终胜利或是得以保全的人都是一味靠“直”的吗?只要你稍用逆思维来推理一下就会发现——做人不可太直,要懂得弯曲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曲则全,枉则正。”就是说能委曲求

 

全才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枉,事理才能得到伸直、纠正。生活中到处都有委曲的道理:插秧时弯腰,才会有秋天的收获;起跳时屈膝,才会有成功的飞跃;立交桥弯曲,却能缓解拥堵,提高行车速度;盘山道弯曲,却能减少阻力,有助攀登。


在自然界,小动物为了躲避天敌,也通晓委曲求全的策略。当刻猬身处顺境时会拱着小脑袋,凭借着满身的硬刺,横冲直撞。一旦遇到危险,它会立刻缩回脑袋,把自己团成一个刺球,让敌人无隙可击。狐狸若被猎人击中,就会迅速原地躺倒,全身瘫软,一动也不动。猎人以为它死了,就放在原处,到别处打猎去了。等猎人回来收集猎物时,狐狸早已跑掉了。

 

记得孔子和老子有段对话:

孔子问:“如何在乱世之中生存呢?

老子说:“你看我的牙齿在不在?”

孔子说:“不在了。”

老子说:“那我的舌头呢?”

孔子说:“在的。”

老子说:“你明白了吗?”

老子的意思是说,牙齿坚硬容易毁坏,舌头柔软尚能保存,学会弯曲,才能活到最后。弯曲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韧地挺立。弯曲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厚积薄发、自我保全的良策。就像路中央有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你应绕过去,而不是用拳头打开一条路,再穿过去。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委曲求全的经典故事,“萧何自毁”就是其中一例。

 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他们为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三杰之中,张良早早归隐山林,韩信被灭三族,唯有萧何,居相国之位数十年不倒,得了善终。这不得不归功于他的“自毁”。


起初,刘邦在前线征战,每次萧何派的送粮使者来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说:“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却不说话。有个幕僚对萧何说:“您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萧何大惊。幕僚继续说:“您现在已经做了相国,在大臣中,功劳排在第一位,还能再加以封赏吗?已经不能了!您当初入关中的时候,就深得民心,到现在十几年了,您的威望越来越高,老百姓都信服您,愿意跟您亲近!皇上之所以总来询问您的情况,就是怕您在后方颠覆政权啊!”听了这番话,萧何恍然大悟。为了化解刘邦对自己的信任危机,萧何大肆聚敛财富,时不时与民争利,“贪婪”得像换了一个人。当刘邦班师回朝时,老百姓纷纷拦路上书,状告萧何,刘邦一点儿也不怪罪萧何,反而将老百姓的状纸交给萧何,笑着对他说:“你自己处理去吧!此后,刘邦放松了对萧何的警戒,一直到彻底消灭了项羽,再也没有派使者前去“慰问”萧何。


应该说是幕僚的逆向思维保全了萧何。按正向思维来考虑,作为臣子越恪尽职守,越帮着君王安抚百姓,才越是对得起君王的器重。但反过来想,君王在外征战,最怕的就是臣子在后方获取了民心,从而威胁君位。所以说,并非臣子越清正越好。而萧何也是个明白人,

 

他利用自毁打消了刘邦的猜忌。虽然有名声上的失,却有事业及生命安全上的得。


有人说:“我受不得一丁点儿委曲,我认为那是无能。”可是,反过来想一下,小命不保一切拉倒,像祢衡、孔融等人痛快了舌头张扬了性情,却毁了立业大计。孰轻孰重呢?

在三国时期,魏国官吏王昶曾经训诫他的子孙:“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意思是说,若能以暂时的委曲作为伸展,以暂时的退让作为获得,以暂时的懦弱作为强大,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人生之旅,坎坷多多,难免寄人矮檐,遭遇逼仄。如果碰到了这种对自己非常不利的环境,千万不可逞一时之勇,要及时转换思路,学会弯曲,也许它就是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呢。“宁折不屈”只会丧失所有的机会,让抱负难以施展。而在弯曲中默默地努力,才能慢慢走向成功。


谢谢打赏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请发表您的评论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