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如风营销:文安洼传说(发生在河北大清河边的故事)

wang 2019-05-05 1900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故事传说文安县如风讲故事
0

崔家坊村座落在苏桥镇以东两公里的老清河右堤南,村西的荷花塘边躺放着一块上雕盘龙下刻诗句的石碑,据说此处便是“皇恩亭”的遗址。“皇恩亭”俗称“望洼楼”(前几年村民自发集资重修了“皇恩亭”),缘何叫“望洼楼”呢?这里有一段传说。


明清朝代的文安洼,真个是“频遭昏垫叹怀襄,浪卷残村九派狂”的地方,那时的穷苦百姓,死的死,逃的逃。留下的只能靠打鱼、摸虾、刨地梨、捞苲菜为生。地方官吏们大都贪安逸图享受,报喜不报忧,有谁为百姓疾苦想想!故此,文安洼的灾情一直“壅于上闻”,皇上连听都听不到,不用说看到了。


有一年,乾隆皇帝带着一帮文臣武将,巡视畿南河淀水系,乘龙舟从白沟河到白洋淀,然后顺流东下,驶入大清河。这一天来到文安县北界的古镇—苏桥,群臣见苏桥镇的民房就盖在千里堤上,在这儿停船实在太乱,也不安全,遂将龙舟又向东驶了一会儿,停靠在崔家坊村西大清河南堤旁。船虽靠了岸,这些文臣武将们谁也不敢请皇上登岸,为什么?说是怕不安全,其实这是借口,他们心里怕的是皇上看见文安洼“汪洋百里”,是要怪罪他们治水为力的。正当他们遮遮掩掩、犹豫不决之际,突然,不远处的千里堤上有人纵身跳入水中,吓得群臣惊慌失措,以为有刺客刺皇。还是乾隆有几分胆量,不愧为“马上皇帝”,急令“打捞上来,详细搜!”。众人七手八脚地将跳水人打捞上来一看,哪里像个刺客。只见他混身是水,神情镇定,直挺挺地跪在船头。左右上前着实搜查了一番,并未发现凶器,却搜出一个“密封甚固”的小包,拆开一看,竟是一张柬贴,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请我主登堤向南一望”九个字。


原来此人乃文安县的一位“宿儒”,他得知地方官吏欺上瞒下,有灾不报,本想写奏折奏上一本,但又想到自己无名无分,难以上述。后来听说皇上巡幸文安,便冥思苦想起来,终于想出这么个办法,趁皇上巡游大清河之机,跳水惊驾。皇上看了柬帖,倒还佩服这老儒的胆识,当即赦了“惊驾”之罪。心想自京城一路乘舟,到过不少地方,还没有上岸看看呢,既然柬帖上写了,不妨上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命群臣伴驾。乾隆登上千里堤向南一望,简直吓了一跳,只见文安洼里,烟波浩渺,直接天际,依稀村落在水上飘摇。故此动了恻隐之心,蠲免了文安县的税赋钱粮,并赋诗以记其事。


据史料记载,乾隆在位时,曾四次来文安阅视堤工,每次都有诗作。地方官吏为讨好皇帝,宣扬“皇恩浩荡”,在乾隆登堤望洼处,建了一座“皇恩亭”,又把皇上亲笔书写的三首诗连同诗中的注解刻在石碑上,将石碑安放在“皇恩亭”内,因此“皇恩亭”又名“御书亭”,不过,这都是官称。因为有老儒惊驾、请皇上望洼的传说,当地老百姓都叫它“望洼楼”。星移斗转,岁月更迭。如今“皇恩亭”已不复存在,唯有诗碑犹存,字句尚可辨认。

谢谢打赏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请发表您的评论
2753文章数 0评论数
最近文章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