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国道纵贯沧州西缘,远古时候它就是一条古驿道,直到解放后才修成公路。在道旁与河间交界的献县境内有三个美丽的村庄,它们从北向南依次为商家林、水牛店、臧家桥。传说这三个村名的由来跟杨六郎有关。
北宋建立以后,曾两次对辽用兵,试图夺取幽云地区。两军在保定、廊坊一带摆开战场,而沧州西部诸县如河间、献县、泊头一带就成了宋军的大本营。当时,宋太宗命令杨六郎驻守西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有一次,辽军大肆来犯,围困城池,久攻不散。杨六郎也一筹莫展。一日,他出南城巡走,在一个村子里遇到一个商人赶着一大群刚刚贩运来的牦牛从身边走过。他望着牦牛犄角尖尖、威猛无比的样子,心想何不假物而利其器。于是赶忙回转身,上前拦住这个商人,告知自己的想法。这位商人深明大义,欣然答应。杨六郎即刻命令打制了数千个辽军模样的草人,里面装满草料,又打制了数千把尖刀,绑缚在牦牛的犄角上。头执利器的牦牛刺破草人,里面便流散出肥美的草料。久而久之,这些训练有素的牦牛一见到辽军模样的就勇猛地冲过去,直至对方倒地。杨六郎见时机成熟,就与辽军展开一场恶战。城门一开,早已饿了几天的牦牛急不可耐的冲向辽军,辽军顿时阵脚大乱,宋军取得了胜利。后来人们就将杨六郎训练牦牛的小村子易名叫水牛店。至于为什么不叫牦牛店,听人们说水牛、牦牛都是牛,而临水者智,故易名。
再后来,由于东路军失利和奸臣从中作梗,杨家军失败。在退到水牛店北面相邻的树林时,与辽军短兵相接。结果杨六郎伤了铠甲,这片林子就被称为伤甲林,即演变为现在的商家林。杨六郎南败后,来到子牙河边,见辽军不再追赶,便用河水洗濯满身的血渍和征尘,结果不小心弄了一身的污泥。为了纪念杨六郎,那个挨着桥边的村子便定名为脏甲桥,后来嫌此名不雅,又改名为臧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