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过没两天,大家还讶异于李佳琦、薇娅数百亿元的傲人战绩,操心他们该交多少税时。
果然,偷漏税的主播被税务局揭了老底。
浙江省杭州市税务局发文:
雪梨、林珊珊两名网络主播,追缴税款、滞纳金、罚款分别6555.31万元和2767.25万元,合计9323万元。
一、雪梨是谁?
淘宝直播平台,雪梨拥有3000多万粉丝。
排名仅次于李佳琦和薇娅的90后主播。
用她自己的话说,“创业十年,从小女孩成长为自主品牌、跨界直播主理人、千人公司的CMO(首席营销官)”。
2018年开始,
中国电商直播行业成为风口。
薇娅、李佳琦等KOL的强大流量和变现能力,催化了电商直播。
2020年疫情,如同“催化剂”,激发电商直播行业的活力。
直播带货的发展速度远超大家的讨论速度。
有关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年增长率为197%,
预计2023年直播电商规模将超过4.9万亿元。
更直观的数据是,今年双 11 首日预售,李佳琦最终直播销售额 107 亿,薇娅 83 亿元,第三名雪梨 9 亿元。
仅仅李佳琦、薇娅两人的带货能力,
就已赶超4000多家上市公司一年的销售额。
Wind数据统计,有4124家上市公司2020年的营收少于190亿元。
二、“一哥”和“一姐”
随着网络直播火热,主播人数剧增。
淘宝上最知名的主播莫过于薇娅和李佳琦两位。
二人之后,还有大量的头部、中腰部以及底部的新人主播活跃在内,加起来超过100万。
那么,令人瞠目结舌的销售数据背后,纳税情况如何?
虽然直播界层级分化严重,
但一些头部主播收入动辄百万、千万甚至过亿。
而主播和所在机构往往都是签署经纪约,交税方式和明星类似。
然而,直播带货行业一旦夹带少数主播及企业的逃税“私货”,游离于税管体系之外,成为逃税漏税重灾区。
甚至因“税管洼地”吸纳更多企业及市场资源转向直播领域,就会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危及线下产业的发展。
值得警惕的是,主播逃税并非个人所能完成。
背后有一条灰色产业链,负责其企业注册、与合作商家达成阴阳合同等系列违法操作。
朱宸慧、林珊珊偷逃税务案件中,
税务部门发现李志强涉嫌策划、实施和帮助朱宸慧、林珊珊偷逃税,并干扰税务机关调查。
目前,税务部门已依法对李志强进行立案检查。
此次两大知名网络主播被罚约1亿元,利用的就是将“个人收入”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经营所得这一“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综合所得适用于3%-45%的超额累进税率。
但若按照个人独资企业实行查账征收办法的,其税率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再加上各地相关的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个人独资企业的税率是远低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据悉,头部主播李佳琦、薇娅大部分税收核定都在 " 税收洼地 " ——上海崇明岛。
这样一来,收入极高的网络带货主播偷逃税也就成为了可能。
想想李佳琦和薇娅双十一合计卖出189亿元!
“甚至超过了91%的A股上市公司一年的努力”,这得交纳多少税?
三、直播垄断
除了被关心“交税”问题,
另李佳琦、薇娅和欧莱雅的价格之争也闹的沸沸扬扬。
一场关于:直播垄断优惠是福还是祸的讨论,预示着直播界另一个危机的到来。
事情起因是双11期间,李佳琦和薇娅直播间,欧莱雅某面膜的预售价格,高于欧莱雅自己的官方旗舰店价格。
此前宣传中,李佳琦、薇娅及欧莱雅都公开宣称,李佳琦和薇娅直播间预售的欧莱雅某面膜是“全年最大力度”。
最后结果是,薇娅和李佳琦联手“封杀”了欧莱雅。
许多吃瓜群众纷纷为李佳琦、薇娅拍手称好。
然而,还是有明白人一针见血的指出:消费者不看直播,就买不到最低价?这不是赤裸裸的垄断吗?
看似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实际上是主播和品牌的一次利益博弈。
其实都是为了夺得定价权。
定价权有多重要?
对于消费者来说,同一款商品,大家只认便宜,谁来卖,无所谓的。
大家为什么要去直播间?
说白了就是两个字:低价。
谁能夺得定价权,谁就能赢得消费者。
截止 2021 年 6 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 6.38 亿,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 3.84 亿。
而李佳琦与薇娅淘宝粉丝总数达 1.414 亿。
叠加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去重后两人粉丝量已达到 2 亿,占比超过电商直播用户整体的规模 52%。
但事实上,2 亿粉丝选择的不是李佳琦或薇娅,而是 " 全网最低价 "。
如果头部主播的这个核心竞争力动摇了,以后谁还去直播间熬夜抢货?
所以才会出现两大头部主播和品牌正面硬刚的画面。
事实上,为了抢夺定价权,这次双十一头部主播和品牌的较量已经从线上打到线下了。
有人就爆料某品牌参加杭州某线下商城双十一期间的优惠活动,因价格低于李佳琦直播间价格,活动就被品牌方叫停了。
从街头大甩卖,换一个马甲,改成直播,就新潮了,就时尚了,就跟上潮流了……
直播火起来的这两年,
头部主播“挟流量以令商家”,
搞得商家敢怒不敢言。
继续合作吧,
钱都被主播赚走,自己忙活半天,赚了个寂寞。
甚至赔本赚吆喝,卖越多,亏越多,纯当打广告……
要是还想多赚点,人家很霸蛮啊,我是代表千百万“宝宝”和你议价。
不肯让利,没诚意,就不合作呗!
但不合作吧,
面对杀成红海,高度内卷的市场,
自己又没其他更好的销售渠道,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
此次欧莱雅事件,可以算是品牌与主播直播间(渠道)冲突的一次集中爆发。
而未来,这种矛盾或将越发多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欧莱雅事件的同一天,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亮相了。
(本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