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赚钱”其实就是一个自己和社会的适应过程

wang 2025-06-20 31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社会竞争发展逻辑认知改变社会认知排他性输在起跑线商业思维社会发展逻辑
0

著名教授温铁军说, 乡村小学几乎都倒闭完了, 名义上是县城教育质量好, 实际上是迫使你进城买房 帮助城市消化过剩的房地产, 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人为的通过不平等的规划资源 ;把财富和人才向大城市集中; 形成系统效应 大城市吸小城小城吸乡村 ;层层为利润输送给资本; 城镇化的底层逻辑就是把农民纳入经济循环; 降低交易成本, 包括人工原料储运损耗, 提升交易效率, 包括规模频次, 时效调控。


为什么要建城市群? 而不是去大城市化? 因为啊社会的本质是物竞天择, 优胜劣汰, 只有制造不平等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都知道贫富差距大不好, 为何却没人制止?


因为贫富差距大, 竞争就会越激烈, 人的能动性就越强, 生产效率就更高, 这就是自然界里的温差、冷静效益。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写过一首诗叫老黄牛,他说块块荒田水和泥 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自知夕阳短, 不用羊鞭自奋蹄, 攀比助长, 虚荣虚荣 激发干劲 ;攀比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也是劳动成果; 也是被高效收割的利器;


通过不平等的规划资源; 把财富和人才向大城市集中; 我们都知道啊物以稀为贵, 人以多为患。 世界财富一定是跟着人气走的, 有人气才有财气, 大量的农民工进城, 人力成本不断的降低, 生活资料越来越贵, 城市将会出现三种现象, 就是工资越来越低, 物价越来越高, 富人越来越富。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消分敌; 铸以为金人12以弱天下之民; 历史上凡是长期统一的国家; 无不是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 按面积规划的城市是农业思维; 按人口规划的城市是商业思维; 现在经济以产业方式运行; 提高聚集度; 能降低产业成本;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在韩国首尔都市圈的人口占韩国总人口的50% ;日本东京圈的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30%; 美国纽约都市圈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20%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在70%以上。


1980年我国城市化率在 17.9%,2017年 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7%, 未来中国城市化率还有十到20个点的上升空间, 只有在大城市才能真正享受权势和财富的滋味 ,在小地方只会体验贫穷和孤独。 


那为什么不发展乡镇呢? 因为城市发展的逻辑就是资本发展的逻辑 。资本需要集约,而零星分散地广人稀的状态不利于资本扩张下的用工需求。 另外, 财富分配必须服从于权力分配, 财富的地区格局 其实也是权力分布的格局, 权力具有排他性 ,只会越来越集中, 而不是越来越分散。


 温铁军在农业1.0到农业4.0这本书里说。 条条大道通罗马,你永远比不上那些本来就出生在罗马的人。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 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的更好, 出生在农村就是出生在起跑线上 ,出生在大城市就是出生在终点线上,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 只能改变自己的环境, 人无法改变在食物链上的位置, 就只能努力改变在认知链上的位置。




谢谢打赏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请发表您的评论
2852文章数 0评论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